對于許多貼身保護人員(俗稱保鏢)來說,2023年找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變得更加的困難,然而并不是因為保鏢行業的工作機會變少了。事實上,情況可能恰恰相反,隨著全球威脅及經濟水平的逐年增加與上升,現在保鏢行業的工作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因為安全行業的蓬勃發展與社會認知的提升,導致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向安全職業發展傾斜。同時,職位的競爭變得也愈發激烈。
事實上,安全行業中還存在大多數擁有近身保護執照的人員從未真正做過一天貼身保護相關的工作。據統計,英國目前超過14,000個有效的英國CP許可證,美國的持證保鏢根據去年ISA機構發布數據統計更是到達了17萬之多,特別是近些年,國內的安全需求與市場越來越大,安全顧問公司(保鏢公司)的注冊數量逐年上升,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光注冊的安全顧問類公司就有上千家,每年各實際運營的保鏢公司培養出來的人員總和就在千余名。
在國內,一份保鏢職位的需求可能會達到上百個高質量、有經驗的優秀保鏢人員同時性競爭。現在的國內保鏢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幾乎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在競爭著工作的機會。所以,如果作為一名保鏢人員沒有優秀的公司、強力的背景、標準的培訓以及豐富的經驗,就很難在這片藍海中找到自己的職業路。
在進入保鏢行業前,綜合考慮進入哪家保鏢公司的選擇是很重要的,貼身保護是具有重密度、極謹慎、高強度的行業,可以理解成“相當精英化”的一份職業,因為這項工作時刻涉及著人身與財產的安全。但是現在,幾乎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簡單的保鏢培訓就可以獲得某些機構頒發的合格證,甚至在國外也同樣如此,每年SIA許可證頒發的數量達到了上千名,對于學生來講,只需要付錢再參加課程就可以拿到許可證。是的,這份職業的標準門檻變得如此簡單!
當然,也有一些機構依然堅持著標準,拒絕商業化的不負責模式,始終堅持著精品化的市場運營理念。舉例;如目前國內的王牌盾保鏢公司、海豹御盾保鏢公司、獵人國際保鏢公司等,在他們的招納系統上就是極其嚴格的,對人員的背景、人品、條件、綜合素質等把關上非常嚴苛,只有優秀的人才能通過他們的基礎招納系統,在培訓與考核上更是實行了嚴格淘汰系機制,最終,只會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夠完成所有的考核拿到其公司的許可證并進入保鏢行業中。
現在,對于許多公司而言,培訓主要以課堂為主,因為他們希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運行課程以降低自身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或加快輸送渠道的效率以此達到最大盈利化。
根據英國SIA發布的職業標準,CP課程的完成需要140個小時,這意味著如果每天訓練12小時,就可以在連續不到 11 天的時間內完成課程。試想,在短短11天內就能學會貼身保護所需的一切嗎?僅僅經過11天的培訓,如何保護他人的生命?
以下為SIA認證課程:
貼身保護操作員的角色和職責
威脅和風險評估
監控意識
運營規劃
法律和立法
人際交往
密切保護團隊合作和簡報
偵察與匯總
貼身保護站位
路線選擇與規劃
旅程管理
搜索程序
事件管理和場地安全
此外,沖突管理模塊應包括:
避免沖突和減少個人風險
化解沖突
所有這些關鍵培訓僅需 140 小時!因此,每一個想要進入保護行業的人,無論能力和態度如何,只需要兩周空閑時間就可以獲得國際許可證,是否覺得很滑稽?在國內也存在很多這種情況,短時間的短效培訓就可以為你提供工作崗位,甚至很多連專業體系課程都不具備的公司直接會將沒有系統化培訓的人員,只要具備一定的格斗能力就可以通過公司提供的職位開始進行保護性工作。
從本質上來講,這個行業應該是專業的,應該是謹慎的,應該是精英的,相信大多數安全行業的專業人士也會同意我的看法。在專業的圈子中,如果你僅僅參加了140小時的培訓課程就說自己一名專業的保護人員,會引起被嘲笑的局面。現實中,大多數保鏢人員除了最基礎的模塊培訓外,再沒有接受過其他任何輔助性的培訓,這就導致從事的保鏢行業中的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更有甚者,一些所謂的保鏢從業人員連車輛都不會駕駛。
由于目前貼身保護行業的培訓課程過度商業化,導致該行業的人員魚龍混雜,素質也是高低不一,作為想要進入保鏢行業的人員,嚴謹的選擇一個有專業、有責任、原則強的保鏢公司來說尤為重要。如果隨便的去選擇一個為你未來職業奠定基礎的主體,很有可能你將會被毀掉,這不是危言聳聽。一個有責任心、有原則性的公司或培訓機構對你未來職業前鋪下的知識、理念、經驗與技能將直接決定你在未來的職業中的競爭力!
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事實上大多數目前從事保護工作的人仍然來自軍隊或武術院校等,市場中,在職的保鏢人員中退役軍人的比例高達70%,盡管如此,具有軍事生涯背景進入嚴密保護的世界并取得成功也并非絕對,有一些杰出的 CPO(近身保護人員)也并非都來自軍事背景。多年來,我認識許多非軍事背景出身的人員,他們依然也有著杰出的職業生涯,當然這只是少部分的存在。我想所謂的“職業化成功”的直接決定性的因素在于,一者在于選擇的公司是否專業、負責、有實力、有原則上,二者也在于自身動力、目標導向、多思耐苦好學的堅韌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