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保鏢,這是現在社會的稱呼。古時候,私人保鏢有多種稱呼。皇帝叫御前侍衛、、御林軍、錦衣衛和影衛;官府叫侍衛,護衛;大戶人家叫跟班、隨從或者院衛、武師;鏢局叫鏢師。其中,鏢師是一個流傳廣泛的職業,慢慢的演變成了我們現如今的私人保鏢。
鏢師,也可稱之為私人保鏢,是一個古老的行業。在古代社會中,隨著商業的發展、財物流通的日益增多,保護流動、流通中的人員、財物安全的保鏢行業應運而生。至明清,發展至鼎盛。那些身懷絕技的鏢師形象至今仍讓武俠迷們津津樂道。但由于種種原因,這個行業曾一度消失了。
古人運送貴重貨物,為圖保險,通常會雇用鏢師一路護送以保安全,做鏢師也不易,那是個刀口舔血的活兒,除了要有責任心,高強的武功,還要人脈廣,《笑傲江湖》福威鏢局的林震南就說:"江湖上的事,名頭占了兩成,功夫占了兩成,余下的六成,卻要靠黑白兩道的朋友賞臉了"可見,功夫交情一樣不能少。
那么,鏢師也是有一定職業操守的,就像我們今天的私人保鏢,需要遵守行業守則,按照規矩條例辦事。其中,"保鏢六戒"就是古時候的私人保鏢需要遵守的規則。
1、戒住新開店房;新開設的店因摸不透人心,私人保鏢之人便不去隨意冒險,只要門上寫有開業大吉的店不住。
2、戒住易主之店;換了老板的店,人心叵測會有賊店,私人保鏢之人也不住。
3、戒住娼婦之店;有些店娼婦糾纏會中計丟鏢,私人保鏢之人也不去冒險。
4、戒武器離身;無論是走在路上還是住店體息,武器都必須帶在身上以防萬一。
5、戒鏢物離人;無論是旱路上的鏢車還是水路上的鏢船或是保護的官員,商人都不得隨意離開。
6、戒忽視疑點;當鏢師的必須具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警覺能力,一旦以現可疑之點,就要密切注視,準備投入戰斗之中。
而關于“鏢”,那是有一整套的說法的。有說是刀鞘上裝飾的嵌銅花紋,有說是“刀鋒”,更多的說法是“暗器”。拇指按定四指虛托,仰手打出的叫“陽手鏢”,俯手打出的叫“陰手鏢”,肘下打出的叫“回手鏢”,還有什么“接鏢還鏢”之類的名堂。“鏢”不是一種吉祥物,是武器。但成立鏢局,保護商人財物轉移,這個“局”就有點今天流行天下的“保安”味道了。之于寫法,以前鏢局的鏢是"木"字旁,"示"字"標",如明代的《金瓶梅》,其第五十五回,說西門慶“家里開著兩個綾緞鋪,如今又要開個標行。”足見明代的鏢行,稱“標行”。到了清朝末年, 隨著票號的出現,才改為"金"字旁"票"字"鏢"前面的金字代表前邊的十八般兵器,后面的票代表票號的銀兩,所謂的鏢就是用武力來保錢的安全,而鏢局就是這么一個專門機構,相當于現在的保安公司,鏢旗底色為黃色,因為山西地處黃土高原,旁邊是紅色,意思是希望鏢局的生意紅紅火火、蒸蒸日上。
鏢師是一些社會上的武術俠客,在武林行中稱他們為鏢師博,他們主要業務就是幫票號押送銀兩的。所以,不論是古時候的鏢師還是現在的私人保鏢,他們的工作性質都是一樣的,保護客戶的人身以及財產安全就是他們的工作。